创建时间:2009-07-08 16:15:21 撰稿人:NoName
主动发展 师德为先 铸造师魄 共同成长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师德建设月活动
师德师风是一个学校教师队伍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群体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形象,影响到学校的兴衰成败,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爱心的、乐于奉献的、高品位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特制定如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教育行风建设和树立教育行业良好形象为出发点,广泛开展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培养造就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的教师队伍,为推动武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在我校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解决教师队伍在思想作风、教风、学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校教职工中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道德素质,以过硬的教风,以丰硕的教学成果,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三、主要任务
1、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教师应成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楷模,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要带头维护公共秩序,模范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尤其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依法从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要认真遵守《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规范行业行为的法律法规,以自己的言行做践行“八荣八耻”的表率,做建设精神文明的表率,自觉做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主流文化的先行者,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争做社会楷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坚持恪守职业道德。教师要以恪守职业道德为己任,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做一名好老师。要敬业爱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树立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要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文明执教,尊重爱护全体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成长”;要诚心施教,主动联系家长,听取意见建议;要刻苦钻研,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潜心研教,提高专业发展水平”;要恪守诚信,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成为“热心爱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优质施教”的好老师。
3、积极弘扬家庭美德。教师应积极弘扬家庭美德,在家庭中做一个好成员。要做到尊老爱幼。尊重体贴长辈,自觉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让老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爱护关心子女,为子女生活、健康提供保障,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从小培养子女良好的品德;要做到勤俭持家。积极倡导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反对铺张浪费,优化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要做到夫妻和睦、地位平等、互敬互爱、互忠互信,共同承担建设幸福家庭的责任;要加强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开展家庭读书活动,丰富家庭文化生活,提高家庭成员文化素养。
4、实施师德建设严格执行“十不”规定和“五个禁止”,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观点和思想;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学生;不擅自停学生课;不酒后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强制学生及家长购买教辅资料和各类商品;不向学生、家长索要礼品、钱物;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不在上课时间使用通讯工具;不从事有偿家教;不参与赌博等违反社会公德的活动。全校教师要严格做到不歧视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不无教案上课和布置作业不批改,不炒股、不在上班期间玩电脑游戏,不酒后驾车。
5、积极发动全校教师在全校开展“关爱一个学生、联系一个家庭”为主题的“168”爱生行动。
6、注重提升个人品德。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升个人品德和综合素养。要廉洁从教,发扬奉献精神,坚守高尚情操。要以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础,大道树人,厚德修身,以个人人格魅力,潜移默化滋润学生的成长。要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关注时政动态,广泛吸收新信息、新科技、新知识,丰富知识涵养,增强人文底蕴,适应社会发展。要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完善自身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做现代文明人。要诚实守信,大气谦和,善于合作,促进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会和谐。加强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行为规范,做到以人为本、文明礼貌,言行一致、正直公正、与人为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要真心为教,关心尊重同志,共创文明校风。
四、具体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为更好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成立学校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组织部署具体工作,分解各层面师德教育活动任务,保证师德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
2、完善学习制度。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各种教育手段,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收看录像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有效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收集全国各地先进教师的典型事迹,并树立本校师德优秀的榜样,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实效。要加强“研学一体”,引导广大教师把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起来,与教育改革、教育科研相结合,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促进教师确立正确的职业思想、道德观念,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
3、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档案,从制度上积极引导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职业形象,倡导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优、晋升晋级、职称评定的评选工作中,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违反“八不准”的行为,视情节轻重,严肃查处,做到考核有据,督查有力。同时对优秀德育工作者给以表彰和大力宣传。
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陈纪平
副组长:陆嘉伟 储建国
成员:姜锋 杨天雄 王小虎 王琴 毛宇平 杨建忠 薛宏林 万永良
档案管理员:田园
组长职责:
1.负责师德师风建设的全面工作。
2.实施考核和奖惩。
成员职责:
1、执行计划。
2、进行考核。
3、对师德月中的教师典型及时向组长汇报并予宣传;对违反师德师风的一般现象及时进行处理、批评教育并上报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