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本届科技节,物理学科类设置的三个现场比赛项目的决赛,在科技节组委会和物理教研组组织下顺利展开,其中除水火箭比赛属室外项目在运动场进行外,其余两个项目都在科学馆二楼室内进行。
项目一:水火箭装置操作竞赛
项目二:创新实验设计与评比
项目三:火柴梗细线承重比赛
以上三个参赛项目八年级每位学生选其中一项参赛,经各班内初赛后各项分别推出一队参加校级比赛。
创新实验设计项目评的是创新构思和创意设计,比的是对实验改进冷静睿智的演示和讲解,赛场上显得尤其安静。另两个项目就显得非常热闹,运动场上每当参赛队的水火箭成功发射时,全场都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火柴梗承重比赛要不是限制进场人数的话,赛场会被要涌入观看的同学挤得水泄不通。决赛现场共有15组参加比赛,同组选手紧密协作,互相鼓励,商量提示,细致谨慎地进行每一步操作。成功后的欢呼声,失败时的惋惜声此起彼伏。
根据比赛规则,物理类的三个项目已将成绩记录进行了汇总,按照评奖方法,确定了奖励等次。
物理组正在开展赛后对活动全程的组织工作进行反思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挖掘存在问题,找到改进和完善的方法,努力提高下一轮相关工作的质量。(撰稿、摄影:田园)
项目一:水火箭装置操作竞赛过程与获奖名单
12月20日下午,我们迎来了前黄实验学校第八届科技节的水火箭射程现场操作竞赛。天空时时飘落丝丝细雨,但同学们对于科学探索的热情无法被阻挡。我们放飞的不仅是水火箭,更是我们勇于拼搏、敢于担当的精神!此次水火箭比赛由初二物理组组织,面向全体初二学生。经过一轮激烈地角逐,最终以班级为单位,20只队伍晋级决赛。由同学们亲手制作的水火箭带着亮丽的色彩,带着初二年级的青春活力与动力,或旋转,或直挺地一飞冲天,让观众大饱眼福。
水火箭比赛是校园科技节活动之一,也是一项寓教于乐,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科技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动手操作,同学们可以掌握课堂以外的科技知识。一方面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这群充满活力与希望的青少年对于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其中初二1、4、6、8、11班制作的水火箭在本次比赛中表现优异。
水火箭装置操作竞赛决赛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八(1)班启程1号
二等奖:八(6)班;八(4)班;八(11)班
三等奖:八(2)班;八(1)班启程2号
八(3)班;八(8)班晨曦2号
八(5)班;八(8)班晨曦1号
(撰稿:李万平、摄影:田园)
项目二:创新实验设计与评比过程与获奖名单
12月20日,一次别开生面的物理创新实验竞赛在前黄实验学校举行,本次竞赛是由前黄实验学校第八届科技节领导小组与物理教研组共同组织举办的,由九年级物理老师担任评委。八年级共12个班级,经班内选拔赛后每班推选一到两组选手参加年级决赛。
本次八年级物理创新实验竞赛活动项目中,同学们对课内实验进一步思考,对实验方法改进,实验器材进行拓展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下午第四节课,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依次上台演示创新实验。实验过程中,他们一边向评委陈述讲解实验原理一边演示,展示清晰的实验现象。最后,经评委组公正评审和仔细商讨,确定八(12)班代表队凭借实验的创新性、新颖的思路和突出的表现赢得本次竞赛的一等奖。
创新实验设计与评比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八(12)班
二等奖:八(11)班 八(3)班
三等奖:八(5)班 八(8)班
八(10)班
(撰稿:魏良发;摄影:田园)
项目三:火柴梗细线承重比赛过程与获奖名单
12月20日,我校科技节重头戏之一“火柴梗承重比赛”在科学馆203室举行。八年级各班同学踊跃参赛,12个班共有15个小组(每个组2到3人,共42人)参加了比赛。现场观众也很多,要不是限制进场人数的话,赛场会被要涌入观看的同学挤得水泄不通。
在短暂的半小时内,每个学生使劲浑身解数利用3根火柴尽可能多地挂住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小组组员之间相互合作,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细致谨慎地进行每一步操作,体现了很好地团队协作精神。成功后的欢呼声、失败时的惋惜声此起彼伏。
我们知道,小小的火柴梗是非常脆弱的,通过传统的方式挂矿泉水瓶,连一瓶都承受不了。同学们巧妙地利用物理中的力学原理,几根火柴梗配合使用,竟然越挂越多,真是非常奇妙!挂的最多的小组来自于八(10)班,该组三位学生张弛、蒋天一和常伟敏成功地挂上了6瓶矿泉水,火柴梗承受了质量超过3.3千克的物重,真是不可思议!他们还不服气:“如果火柴梗再结实一点,我们还能挂更多。”其他小组的学生也表现不俗,具体成绩与获奖情况如下表所示:
(撰稿:李翔;摄影:田园;视频: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