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评一体化水平、强化教师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水平,促进语文组教师的交流,分享优秀教育教学经验与理念。2024年12月5日上午语文大组教研活动顺利完成。
活动伊始,张雪钰老师在八年级三班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愚公移山》公开课。在课堂上,张雪钰老师通过讲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识一个不简单的老人、承一种不灭的精神,完美阐释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至精至诚的民族精神和智慧哲学。学生们在张老师的鼓励与赞扬下、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愚公精神的理解和感悟。真正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主导课堂。张老师极富亲和力,学生敢说会说,在师生配合的活动中整节课都生动起来了!
其后,语文大组于会议室进行评课。七八九年级的各位评课老师对于本节公开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价。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过程,教师教材,学生状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全面肯定了张雪钰老师的教学。接着,毛建清老师对整个评课进行点评,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向语文组的老师强调了结果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毛老师又回归公开课本身,提出恳切的建议,指出了教师教学机智对于公开课的巨大作用,并与在场老师展开交流。
最后,戴丽姗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比赛经验:
文本解读应以点带面,新颖独特;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依标教学;临场发挥需要自信展示、随机应变。而以上这一切的成功戴老师说“功夫在平常”,应关注生活、多听多学、接触新技术、抓住日常灵感。
在听课、评课和研讨的每一个环节中,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都对活动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教师们总结分享了他们的课堂评价和教学理念。这种面对面的互动不仅推动了语文教学经验的传递,还激发了教师们对教学评价的新思考,对于教学评一体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山之上,便觉长风浩荡。此次教学教研活动,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的教学评水平,又达到了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完整、智慧的课堂和经验分享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撰稿/摄影:蒋宇逍 审核:毛建清)